茭白炒肉、牛雜燒蘿蔔和毛豆燒豆幹,昨天中午12點,占大中心學校的孩子們捧着飯盆在食堂排起了隊。為孩子們盛飯盛菜的工作人員中多了兩個陌生又熟悉的面孔,他們不是食堂員工,而是央視前著名主持人趙普和“免費午餐”發起人鄧飛。
這頓飯不用孩子們自己花錢,而且從今往後他們都能吃上免費午餐。占大中心學校校長李長明說,該校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293人,學前教育131人,其中60%都是留守兒童,“我們還有教職工43人,實行免費午餐以後,每天有将近500人吃飯,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極大的方便。”
完成了盛飯的工作,趙普給自己打了一份飯,坐在了孩子們的身邊。“好吃嗎?吃得慣嗎?”他把同桌吃飯的小朋友問了個遍,得到肯定的回答,才安心吃飯。

趙普作為央視知名主持人,是繼郎永淳、張泉靈等央視名嘴離職後,又一個辭職的新聞主播。
記者問趙普:“你在央視新聞主播幹得好好的,為什麼要辭職央視?是什麼原因離開央視?”
趙普沒有直接回答記者所問的辭職原因。記者繼續追問,趙普始終不說。他隻一再表示:“我從内心感謝央視對我多年的培養。也感謝央視這個平台,認識了許多觀衆朋友。”趙普又特别強調,他從内心特别感謝成千上萬的可親可敬的觀衆長達10年對他所播出的新聞節目的無私支持。
談及辭職央視後新的人生,趙普如實說,自己有多個人生選擇,去中國傳媒大留當老師隻是其中之一。未來具體做什麼?他暫時還沒有想好。“但大家相信我趙普,不管今後做什麼,我都會努力做好。不會辜負朋友們還有可敬的觀衆對我的希望。”
趙普告訴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,他從11月1日辭職央視後,應朋友邀請,在北京主持了一台文藝晚會後,便攜帶着某單位的100萬贊助,從北京回到了家鄉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占大中心學校,為孩子們做公益。石台縣是貧困縣,他來到這裡,就是解決孩子們的午餐問題。在池州市和石台縣政府大力支持下,在某企業的大力贊助下,這裡的孩子們可以高興地吃上午餐了。
9歲的汪玲芳是占大中心學校三年級學生,由于父母均在外打工,小玲芳的性格有些内向,說話聲音很小。“今天的菜好吃嗎?”趙普問。“好吃。”小玲芳點點頭。“最喜歡吃哪個菜?”趙普問。小玲芳輕聲說:“毛豆。”
小玲芳說,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做飯給她吃,“爺爺奶奶很辛苦,現在我在學校吃,就不用他們燒飯了。”
午餐後陪孩子們上音樂課
記者來到廚房,負責人劉老師說,“免費午餐”不僅提供每人每餐4元的飯菜補助,5個食堂工作人員每月還補助800元,“廚師都是每個村子做紅白喜事的大廚,工資一千多元包吃。”
記者還注意到,廚房用具也都是嶄新的。“大部分東西都是‘免費午餐’項目提供的,你看這個竈台是新的,大鍋是用液化氣的,還購置了消毒櫃、冰箱和冰櫃,學生吃飯的不鏽鋼飯盆也是他們提供的。”劉老師說,為保證食材新鮮,他們每周采購兩到三次,夏天會每天采購。
午餐結束後,趙普和五年級二班的孩子們一起上了一堂音樂課,還帶領孩子們演唱《讓我們蕩起雙槳》。安徽藝術職業學院的老師給孩子們演奏了薩克斯名曲《回家》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。